举重锻炼器材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30 01:12:09| 浏览次数:
本发明涉及一种举重锻炼器材,更具体地,涉及在反复举起重物的过程中,提高对重物施加的负荷的响应能力,从而使举重物的运动变得容易,并且使用一个锻炼器材进行各种运动的举重锻炼器材。
通常,举重锻炼器材分为用于上身锻炼和下身锻炼的锻炼器材,并且这些锻炼器材设置有能够根据使用者适当地调节重量的重量体,从而通过该重量体来进行使用者的上半身或下半身的肌肉运动。
例如,下半身锻炼器材是增强用户下半身的小腿肌肉和大腿肌肉的锻炼器材,而上半身锻炼器材则增强用户的背部和肩膀的肌肉或增强用户的手臂肌肉的健身器材。
这种举重锻炼器材由竖直安装在地面上的支撑框架主体;垂直连接至该支撑框架主体的导杆;与轴承连接至该导杆的垂直运动引导件;连接至垂直运动引导件的杠铃杆;以及连接至垂直运动引导件并通过抬起运动杆的操作而抬起的重量体构成。
在使用这种现有的重量锻炼器材进行锻炼的方法中硬拉锻炼方法为,使用者在保持杠铃杆并挺直胸部和腰部的同时,双腿比肩的宽度宽的状态下反复抬高和降低杠铃杆。
即,在运动员选择可以举起的重量之后,将杠铃杆放在运动员的背部,握住杠铃杆使其位于运动员的肩膀上,然后握住杠铃杆来坐起和站起来进行运动。
在通过举起杠铃杆的运动来举起重量体时,通过轴承连接到杠铃杆的垂直运动引导件沿着导杆容易地上下移动,从而轻松举起重量体来进行运动。
然而,在现有的举重锻炼器材的轴承在举起杠铃杆的过程中,响应于传递到垂直运动引导件的重量体的载荷而降低,从而使运动员通过举起杠铃杆的动作不能容易地举起重量体。
此外,在现有的举重锻炼器材的轴承中,由于无法将与连接轴承的垂直运动引导件牢固连接,因此在垂直运动引导件反复地升降过程中,轴承会与导杆分离。
在现有技术中,注册专利号为10-0776573公开了健身器械的轴承,包括:旋转轴,与健身器械的旋转体连接或支撑,并且用于将固定装置固定至左右外周的螺钉部左右对称地形成;主体,在其内周形成有贯通孔,以使所述旋转轴能够贯通,在其内周的中央形成有卡止台肩,在其内周的两端部形成有密封台肩;轴承,用于贯穿所述旋转轴并成对地结合到主体的通孔中,同时支撑旋转轴的竖直方向上的载荷或轴向载荷;紧固装置,在内周形成有螺纹孔,以通过将轴承紧固到所述旋转轴的左右螺纹部而将轴承紧固到主体的卡止台肩;密封装置,穿过所述旋转轴以密封主体的通孔和旋转轴的外周。
现有技术是通过安装由固定部和防松件组成的固定装置来使轴承和旋转轴平稳地旋转而不晃动。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旋转体容易旋转,因此,难以适用于沿着导杆垂直升降的举重锻炼器材。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一个锻炼器材来进行多种运动,从而使举重物的运动变得容易的举重锻炼器材。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举重锻炼器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框架以及第二支撑框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的上连接框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第二支撑框架的下端的下连接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下部的第一重量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下部的第二重量体;从所述第一重量体的上端的两侧穿入,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上端和下端,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垂直长度方向上定位的第一导杆以及第二导杆;从所述第二重量体的上端的两侧贯穿,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上端和下端,并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垂直长度方向定位的第三导杆以及第四导杆;插入到所述第一导杆并沿第一导杆上下滑动且具有第一铰链槽的第一轴承体、插入到所述第二导杆并沿着第二导杆上下滑动的第二轴承体、插入到所述第三导杆并沿第三导杆上下滑动且具有第二铰链槽的第三轴承体、插入到所述第四导杆并沿着第四导杆上下滑动的第四轴承体;举重锻炼杆,在其一侧设置有具有第一铰链突起的第一铰链固定件,并且在所述第一轴承体的第一铰链槽中插入所述第一铰链突起,使得一侧与所述第一轴承体连接,在其另一侧设置有具有第二铰链突起的第二铰链固定件,所述第二铰链突起插入到所述第三轴承体的第二铰链槽,使得另一侧连接到所述第二轴承体;第一重量体升降件,其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重量体的上端中央,并沿垂直长度方向具备多个与所述第一轴承体的第一铰链槽彼此面对的第一卡止槽,且具有与所述第二轴承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片;第二重量体升降件,其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重量体的上部中心,并沿垂直长度方向具备多个与所述第三轴承体的第二铰链槽彼此面对的第二卡止槽,且具备与所述第四轴承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片;一侧连接到所述第一轴承体,另一侧连接到第一配重的第一线以及一侧连接到所述第三轴承体,另一侧连接到第二配重的第二线;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线的第一滚动轴承以及用于引导所述第二线的第二滚动轴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上连接框架的第一辅助框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和所述上连接框架的第二辅助框架;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辅助框架的第一铁杆运动杆、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二辅助框架上以与所述第一铁杆运动杆相对的第二铁杆运动杆、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辅助框架并位于所述上连接框架的第三铁杆运动杆、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二辅助框架以与所述第三铁杆运动杆相对且位于所述上连接框架侧的第四铁杆运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前面的第一平行运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前面的第二平行运动件。
在本发明中,第一轴承体、第二轴承体、第三轴承体以及第四轴承体,分别插入到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三导杆以及第四导杆中,通过重量体的举起操作,使得所述第一轴承体、第二轴承体、第三轴承体以及第四轴承体分别沿着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三导杆以及第四导杆升降,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承体、第二轴承体、第三轴承体以及第四轴承体的多个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对于彼此以交叉十字形定位,使得可以同时紧紧地支撑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三导杆以及第四导杆的外表面,因此可以分散重量体的负荷,通过使用举重锻炼杆、铁杆锻炼杆和平行运动件进行各种举重运动。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举重锻炼器材包括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的上端的上连接框架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2的下端的下连接框架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下部的第一重量体5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的下部的第二重量体6。
本发明的举重锻炼器材包括从所述第一重量体5的上端的两侧穿入,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上端和下端,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垂直方向上定位的第一导杆11以及第二导杆12;从所述第二重量体6的上端的两侧贯穿,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到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的上端和下端,并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的垂直长度方向定位的第三导杆13以及第四导杆14。
所述第一导杆11和第二导杆12设置成贯穿所述第一重量体5,并且所述第三导杆13和第四导杆14设置成贯穿所述第二重量体6,因此,当所述第一重体5和第二重量体6被升降时,引导所述第一重量体5和第二重量体6的升降动作,而不会被干扰。
另外,具备插入到所述第一导杆11并沿第一导杆11上下滑动且具有第一铰链槽31的第一轴承体30a、插入到所述第二导杆12,并沿着第二导杆12上下滑动的第二轴承体30b、插入到所述第三导杆13上并沿第三导杆13上下滑动且具有第二铰链槽32的第三轴承体30c、以及插入到所述第四导杆14并沿着第四导杆14上下滑动的第四轴承体30d。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轴承体30a和第二轴承体30b、第三轴承体30c和第四轴承体30d为,当本发明的第一重量体升降件50a和第二重量体升降件50b升降时,沿着所述第一导杆11、第二导杆12、第三导杆13以及第四导杆14升降。由于第一轴承体30a、第二轴承体30b、第三轴承体30c以及第四轴承体30d被升降,因此所述第一重量体5和第二重量体6被举起时,负荷被分散以容易实现举起第一重量体5和第二重量体6的操作。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重量体升降件50a由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重量体5的上部中心,并沿垂直长度方向具备多个与所述第一轴承体30a的第一铰链槽31彼此面对的第一卡止槽51,且具备与所述第二轴承体30b连接的第一连接片52所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二重量体升降件50b由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重量体6的上部中心,并沿垂直长度方向具备多个与所述第三轴承体30c的第二铰链槽32彼此面对的第二卡止槽53,且具备与所述第四轴承体30d连接的第二连接片54所构成。
这样制成的所述第一重量体升降件50a为,由于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重量体5的上端中央,因此通过所述第一重量体5的举升操作而被升降,从而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重量体升降件50a的第一轴承体30a和第二轴承体30b也被提升,使第一重量体5传递的载荷被分散。
另外,所述第二重量体升降件50a为,由于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重量体6的上端中央,因此通过所述第二重量体6的举升操作而被升降,从而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二重量体升降件50a的第三轴承体30a和第四轴承体30b也被提升,使第二重量体6传递的载荷被分散。
在本发明的举重锻炼杆40为,在一侧设置有具有第一铰链突起41的第一铰链固定件42,并且在所述第一轴承体30a的第一铰链槽31中插入所述第一铰链突起41,使得一侧与所述第一轴承体30a连接,在另一侧设置有具有第二铰链突起43的第二铰链固定件44,并且所述第二铰链突起43插入到所述第三轴承体30c的第二铰链槽32,使得另一侧连接到所述第二轴承体30b。
通过使用如上所述制作的举重锻炼杆40,可以进行上身运动,运动者在就座状态下,将举重锻炼杆40放置在运动者的背部之后,用双臂握住举重锻炼杆40的状态站立时,所述举重锻炼杆40被抬起,通过举起举重锻炼杆40的操作,设置在所述举重锻炼杆40的一侧的第一铰链固定件42的第一铰链突起41被插入,使得所述第一重量体升降件50a和与所述第一重量体升降件50a连接的第一轴承体30a和第二轴承体30b升降。
当然,上端连接到所述第一重量体升降件50a的下端的所述第一重量体5也被提升。
另外,通过举重锻炼杆40的举起操作而设置在所述举重锻炼杆40的另一侧上的第二铰链固定件44的第二铰链突起43被插入,使得与所述第二重量体升降件50b和所述第二重量体升降件50b连接的第三轴承体30c和第四轴承体30d被升降,从而使上端连接到所述第二重量体升降件50b的下端的所述第二重量体6也被举起。
如上所述,当第一重量体5和第二重量体6通过举起所述举重锻炼杆40的动作而举起时,负荷由所述第一轴承体30a、第二轴承体30b、第三轴承体30c以及第四轴承体30d分散,使得最小化施加到举重锻炼杆40的力,从而最小化施加到运动者的后颈部的压力。
另外,在运动者坐在椅子90上之后,将所述举重锻炼杆40放在运动者的胸部上,然后用双手握住举重锻炼杆40来提起举重锻炼杆40,或躺在椅子90上的状态下,用双手握住举重锻炼杆40后提起举重锻炼杆40,从而进行各种举重锻炼。
为此,本发明的所述下连接框架4具备椅子90,椅子90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前面及第二支撑框架2的前面侧扩展。
此时,所述椅子90通过所述下连接框架4和铰链部91连接,以所述铰链部91为轴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前面及第二支撑框架2的前面侧展开,或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后面及第二支撑框架2的后面侧竖立。
因此,在分别进行运动员所需的举重运动的过程中,以铰链部91为轴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前面及第二支撑框架2的前面侧展开椅子90,或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后面及第二支撑框架2的后面侧竖立,从而进行各种举重锻炼。
本发明具备,一侧连接到所述第一轴承体30a,另一侧连接到第一配重61的第一线、一侧连接到所述第三轴承体30c,另一侧连接到第二配重63的第二线、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线以及用于引导第二线。
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线具备与所述第一线紧密接触引导的第一辊部65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辊部651的内部的第一轴承部652。
此外,用于引导所述第二线具备与所述第二线紧密接触引导的第二辊部66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辊部661的内部的第二轴承部662。
如上所述,第一线和第二线分别通过具有第一轴承部652的第一滚动轴承65和具有第二轴承部662的第二滚动轴承66被引导,因此,当第一重量体5和第二重量体6被提升并下降时,可以平稳操作且容易地进行而不会产生噪音。
本发明具备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和所述上连接框架3的第一辅助框架7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和所述上连接框架3的第二辅助框架72,并具备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辅助框架71的第一铁杆运动杆73与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二辅助框架72上,以与所述第一铁杆运动杆73相对的第二铁杆运动杆74、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辅助框架71,并位于所述上连接框架3的第三铁杆运动杆75、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二辅助框架72,并定位成面对所述第三铁杆运动杆75,且位于所述上连接框架3侧的第四铁杆运动杆76、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1的前面的第一平行运动件8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的前面的第二平行运动件82。
如上所述,第一铁杆运动杆73与第二铁杆运动杆74和第三铁杆运动杆75与第四铁杆运动杆76分别设置在对应于第一辅助框架71和第二辅助框架72的位置,因此,运动者用双手分别握住所述第一铁杆运动杆73和第二铁杆运动杆74的状态下,进行引体上升锻炼等铁杆运动,或者用双手分别握住所述第三铁杆运动杆75和第四铁杆运动杆76的状态下进行引体上升运动。
另外,运动员可以用双手分别握住所述第一平行运动件81和第二平行运动件82来进行平行杆运动。
以此方式,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举重锻炼器材来执行各种举重锻炼的动作,而不需要根据每种锻炼动作来单独提供锻炼器材。
在本发明的所述第一轴承体30a、第二轴承体30b、第三轴承体30c以及第四轴承体30d具备第一轴承接收单元310、第二轴承接收单元320、第一轴承330以及第二轴承340,第一轴承接收单元310在一侧具备第一紧固部311,在内侧中央沿着长度方向具备第一滑动部312,并第一轴承接收单元313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312的两侧上部,使得以所述第一滑动部312为中心在彼此对称的方向上彼此面对,且第二轴承接收单元314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312的两侧下部;第二轴承接收单元320在一侧具备与所述第一紧固部311对应的第二紧固部321,第二滑动部322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在内侧中央,第三轴承接收单元323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部322的两侧上部,使得以所述第二滑动部322为中心在彼此对称的方向上彼此面对,且第四轴承接收单元324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部322的两侧下部;所述第一轴承接收单元313和第三轴承接收单元323分别容纳多个第一轴承330的一侧和另一侧;所述第二轴承接收单元314和第四轴承接收单元324分别容纳多个第二轴承340的一侧和另一侧。
多个所述第一轴承330和多个第二轴承340以彼此交叉的十字形状定位,使得能够上下部四个方向同时紧密支撑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轴承体30a的第一导杆11、用于插入第二轴承体30b的第二导杆12、用于插入第三轴承体30c的第三导杆12以及用于插入第四轴承体30d的第四导杆14的外面,从而能够分散传递到所述第一轴承体30a、第二轴承体30b、第三轴承体30c以及第四轴承体30d的重量体的负荷。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紧固部311和第二紧固部321通过如螺栓和螺母等的紧固装置彼此紧固,此时,连接到所述第一重量体升降件50a的第一连接片52和第二重量体升降件50b的第二连接片54的第二轴承体30b和第四轴承体30d分别将所述第一连接片52和第二连接片54插入到所述第一紧固部311和第二紧固部321之间,然后紧固所述第一紧固部311和第二紧固部321。
在本发明中,由于多个所述第一轴承330和多个第二轴承340形成为彼此交叉的十字形,因此多个第一轴承330和多个第二轴承340分别以处于十字形的状态彼此紧密接触地支撑第一导杆11、第二导杆12、第三导杆13以及第四导杆14的外面,可以容易地执行由第一重量体5和第二重量体6传递的负荷分布,并且能够防止负荷集中在多个第一轴承330及多个第二轴承340中任一个上。
本发明的所述第一轴承接收单元313形成为在内侧具备第一轴插入部3131的半圆形,第一轴插入部3131以所述第一滑动部312为中心分别位于两侧,分别容纳所述多个第一轴承330的一侧,并且分别插入所述多个第一轴承330,所述第三轴承接收单元323形成为在内侧具备第二轴插入部3231的半圆形,第二轴插入部3231以所述第二滑动部322为中心分别位于两侧,分别容纳所述多个第一轴承330的另一侧使得以与所述第一轴承接收单元313面对,并且分别插入所述多个第一轴承330的另一侧。
此外,所述第二轴承接收单元314形成为在内侧具备第三轴插入部3141的半圆形,第三轴插入部3141以所述第一滑动部312为中心分别位于两侧,分别容纳所述多个第二轴承340的一侧,并且分别插入所述多个第二轴承340的一侧,所述第四轴承接收单元324形成为在内侧具备第四轴插入部3241的半圆形,第四轴插入部3241以所述第二滑动部322为中心分别位于两侧,分别容纳所述多个第二轴承340的另一侧使得以与所述第二轴承接收单元314面对,并且分别插入所述多个第二轴承340的另一侧。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多个第一轴承330彼此保持90角度,多个第一轴承330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插入到第一轴承接收单元313和第三轴承接收单元323后,分别与第一轴插入部3131和第二轴插入部3231轴连接。
此外,多个第二轴承340彼此保持90角度,多个第二轴承340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插入到第二轴承接收单元314和第四轴承接收单元324后,分别与第三轴插入部3141和第四轴插入部3241轴连接。
因此,当举起第一重量体5和第二重量体6时,所述第一轴承体30a、第二轴承体30b、第三轴承体30c以及第四轴承体30d紧固地支撑所述第一导杆11、第二导杆12、第三导杆13以及第四导杆14的外面,当举起所述第一重量体5和第二重量体6时,负荷被分散,使得能够最小化传递到运动者的负荷,能够容易地完成第一重量体5和第二重量体6的举起动作。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举重锻炼杆,铁杆锻炼杆和平行运动件来进行各种举重锻炼,第一轴承体、第二轴承体、第三轴承体以及第四轴承体分别插入到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三导杆以及第四导杆中,通过重量体的举起操作,使得所述第一轴承体、第二轴承体、第三轴承体以及第四轴承体分别沿着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三导杆以及第四导杆升降,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承体、第二轴承体、第三轴承体以及第四轴承体的多个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对于彼此以交叉十字形定位,使得可以同时紧紧地支撑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三导杆以及第四导杆的外表面,从而可以分散重量体的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