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用品有限公司官网

从奥运冠军整形成胸模把金牌卖339万后移民的她今咋样了?-必一运动(B-Sport)

从奥运冠军整形成胸模把金牌卖339万后移民的她今咋样了?

发布时间:2025-07-25 07:16:16| 浏览次数:

  

从奥运冠军整形成胸模把金牌卖339万后移民的她今咋样了?(图1)

  甚至在退役后,不顾家人劝阻,将自己辛苦得来的金牌卖掉,然后带着全家移民。

  消息传开,亲戚朋友纷纷发来消息,有人说“都这岁数了别瞎折腾”,也有人劝她“好好做生意比什么不强”,连远在家乡的长辈都打来电话,担心她“晚节不保”。

  可她只是把手机一放,照常去健身房锻炼,在她心里,既然决定要做,就不会被别人的话影响。

  为了比赛,陈晓敏着实下了番功夫。那段时间,她频繁往返于悉尼和国内各大城市,跑了十几家整形医院。

  护士记得,有次讨论隆胸方案时,她摸着自己锁骨下方的位置,小声问医生:“做完会影响做俯卧撑吗?”

  手术前一晚,酒店房间的灯亮到凌晨,她盯着天花板翻来覆去,最后爬起来翻出以前的举重日记,在空白页写下“拼这一次”。

  躺在手术台上,麻醉药起效前,她还在数手术室天花板上的方块瓷砖,数到第37块时,意识渐渐模糊。?

  术后恢复的日子并不好过,伤口愈合时又痒又疼,她却像定了闹钟似的,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锻炼。

  悉尼的冬天,她裹着厚外套在小区跑步,遇到熟人问起,就笑着说“活动活动筋骨”。为了练走秀,她把客厅的家具挪开,铺上旧床单当T台,踩着借来的高跟鞋一遍遍练习。

  有次邻居来借东西,撞见她对着镜子调整胯部摆动的幅度,场面一度尴尬,但她只是擦了把汗,笑着说“找点新乐子”。?

  比赛那天,上海的秀场挤满了年轻面孔。站在后台,陈晓敏听着前排观众的窃窃私语,手心直冒冷汗。

  主持人念到她名字时,她深吸一口气,想起备战时在日记里写的,“要像举杠铃那样挺直腰板”。

  聚光灯下,她看着台下观众惊讶的眼神,反而放松下来,毕竟当年奥运会夺金时,压力可比这大多了。

  1977年,陈晓敏出生在广东农村。家里六个孩子,她排行老二。父母靠酿酒养活一大家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那时候,她放学就帮着家里搬酒坛子,干活特别利索,谁也没想到,这个普通的农村姑娘,以后会成为世界冠军,还走出了一条充满争议的人生道路。?

  陈晓敏从小力气就比同龄人大多了,别的孩子玩泥巴、抱洋娃娃,她能扛起装满水的木桶;小伙伴在田里追着玩,她已经能帮父母搬几十斤重的酒缸。

  11岁那年,鹤山县体校教练到村里招人,正巧看见她搬柴火,一下子就被她的力气吸引住了。回家跟父母一说,爸妈没犹豫就同意了:“想去就去,家里支持你。”

  就这样,陈晓敏进了体校,开始练举重。训练特别苦,衣服经常被汗水湿透,手上全是茧子,但她从来不喊累。

  凭着这股拼劲,1990年进了省体队,第二年加入广东队,1992年直接入选国家队,正式踏上职业举重路。?

  1993年,16岁的陈晓敏,一下在全国出名了。第七届全运会上,她站在赛场上,稳稳举起杠铃,拿下女子54公斤级冠军,还六次打破亚洲纪录。

  同年11月,在世锦赛上,她又把女子54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块金牌,全收入囊中,还创造了三项世界纪录。

  一时间,她成了举重队的明星。可谁能想到,四年后,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她的职业生涯。

  大赛前夕,她膝盖旧伤复发,疼得连走路都一瘸一拐。队医开的止痛药吃完了,她只能翻出抽屉里之前剩下的药应急。

  谁能想到,那片不起眼的止痛药里,竟含有兴奋剂成分。药检结果出来后,禁赛两年的处罚像一记重锤,砸得她头晕目眩。

  一夜之间,报纸上全是对她的指责,曾经追捧她的观众,也开始骂她“骗子”。陈晓敏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盯着墙上的奖牌发呆,那些辉煌的过往,此刻都成了扎在心里的刺。?

  但陈晓敏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禁赛的两年,她在自家附近的小体育馆里,每天雷打不动地训练。

  没有专业设备,就用水泥块自制杠铃,没人指导,就反复看以前的比赛录像。她的手磨破了又结痂,结痂了又磨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证明自己。

  1999年,当她重新穿上国家队队服时,眼角忍不住泛起泪花。第二年悉尼奥运会,陈晓敏的腰伤和膝盖伤都没好利索。

  站在赛场上,每一次弯腰抓杠铃,伤口都像被火燎一样疼,但她的眼神始终坚定。最后一次试举,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只见她深吸一口气,大喝一声,稳稳地把杠铃举过头顶!

  打破两项世界纪录,拿下女子63公斤级冠军的那一刻,她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退役后的陈晓敏,做出了拍卖9枚金牌的决定。消息传开,质疑声不断。有人说她忘本,有人说她想钱想疯了。

  当399万元的款项到账后,她第一时间回到家乡,看着希望小学破土动工,看着孩子们在崭新的教室里读书,她知道,自己做对了。?

  2013年移民澳大利亚后,陈晓敏在当地的移民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没想到却去参加了胸模比赛。

  在赛后她接受采访时,表示离开赛场后,依然在寻找生命的新可能。打破别人眼中的“不可能”,才是最想完成的挑战。?

  必一运动儿童健身设备

  如今,陈晓敏在澳大利亚的生活充实又幸福。她经常通过视频,关注家乡希望小学的情况,一有空就组织公益活动。

  回顾自己的人生,她说:“我从来没按别人的期待活,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每一步都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勇敢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从奥运冠军到商业创业者,从被人质疑到赢得尊重,陈晓敏的人生充满故事。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运动员的人生不只有赛场,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体育精神才能有更多样的体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