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3:劣迹艺人复出洗白综艺变为不断突破下限的闹剧
发布时间:2025-04-23 14:05:11| 浏览次数:
2025年开年,《演员请就位第三季》(以下简称《演员3》)带着争议与话题强势回归。这档号称“让观众重新认识演员”的综艺,却因“整容网红尬演”“导师骂人”“选手卖惨”等热搜词条,被网友戏称为“娱乐圈照妖镜”。直呼节目为了热度真是什么人都请呀。本以为能看到一场演技的盛宴,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下限不断被突破的 “闹剧”。
节目刚一播出,就被骂上了热搜,观众们的吐槽那是铺天盖地,我看了第一期,只想说这节目真的是为了热度,怎么突破下限怎么来。一边是陈凯歌、章子怡等导师的犀利点评,一边是杨子、刘梓晨等争议选手的迷惑表演,这场演技与流量的博弈,到底值不值得追?
作为三季元老,陈凯歌的点评始终是节目亮点。面对选手赵秦夸张的“疯子”表演,他直言:“说话太有条理的疯子,比正常人还清醒。这种对表演细节的洞察,为观众提供了专业视角。
当刘梓晨用僵硬的肢体语言扮演《长相思》的相柳时,章子怡皱眉发问:“这能叫表演吗?”。这种不留情面的批评,反而让观众大呼“爽快”。
杨子的“西门庆灾难”:油腻的台词、夸张的肢体,让观众直呼“辣眼睛”。他辩解“外国人不懂《金瓶梅》”的说辞,更被扒出对原著一知半解。
刘梓晨的“整容式演技”:网红出身的他,表演时连倒地动作都像“机器人断电”,章子怡摇头叹息:“你的出现不合理”。
宋伊人的“断层碾压”:凭借细腻的情感处理,她成为首期公认的“演技担当”,网友感叹:“终于有个会演戏的!”。
:选择无台词扮演一只猫,用肢体语言展现捕食、撒娇,被赞“比某些人类演员更有灵性”。
张嘉元“菜筐扎猛子”:为表现失去爱犬的悲痛,他直接跳进菜筐,被刘美含吐槽:“怎么不扎锅里?”。
蒋依依的“大眼睛盲人”:试图挑战《推拿》中的盲女角色,却因眼神过于灵动被群嘲:“这是装了钛合金义眼?”。
这节目从一开始的赛制就乱成一锅粥。就说海选群面这个环节,简直就是一场混乱的闹剧。节目组找了个大影棚,搭了些开放式的场景,45 位演员就在这局促又嘈杂的空间里同时表演 。
在这种环境下,演员们为了吸引导师注意,只能各种夸张表演,好好的演技考核变成了街头卖艺式的搞笑杂耍,根本无法真正展现演员的实力,也无法对演员的演技进行公正、科学的考核。
于佩尔的加入虽提升节目格调,但她与选手的交流障碍明显。当杨子试图用“文化差异”掩饰演技缺陷时,场面一度尴尬。
节目中出现大量跨界选手:带货主播、短剧演员、整容网红……当刘梓晨僵硬地表演“相柳之死”时,弹幕飘过:“现在当演员比当网红还容易?”。
:姚笛镜头全删却登上热搜,徐开骋争议未影响出镜,都印证节目组的流量焦虑。矛盾营销:导师骂人、选手哭诉的片段被反复剪辑,真正探讨表演的镜头不足三成。
韩国同类综艺评分8.0的秘诀,在于专注职业化训练而非制造冲突。学员拒绝整容、导师强调“演员是传递人性的职业”,这种价值观输出值得借鉴。
经纪公司透露:新人因节目负面标签被导演弃用的情况屡见不鲜。当刘梓晨们赚足话题时,真正有实力的宋伊人、许佳琪反而可能被贴上“综艺咖”标签。
一面是陈凯歌、于佩尔们的专业坚持,他们试图用“举重若轻”“情感投射”等理念提升行业标准;
,用荒诞表演换取热搜位。这档节目的价值,或许正在于这种撕裂感——它让观众看清:当资本追逐流量时,真正的表演艺术正在沦为背景板。正如网友调侃:“看《演员3》就像吃麻辣烫,明知道不健康,但刺激啊!”
若下一季还想留住观众,节目组可能需要思考:是继续做“娱乐圈真人秀”,还是回归“演技试金石”的初心?毕竟,我们不需要更多“西门庆跳泳池”的笑料,而渴望看到下一个“宋伊人式”的惊艳蜕变。